《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是泌尿大佬们多次修订汇编而成的权威著作,是每个临床泌尿外科医生人手必备的工具书。在后续的指南阅读笔记中,将一起学习并进行笔记记录。笔记内容主要参考2019版指南(电子版)。
概述:世界范围内,膀胱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综合排名),男性第7,女性“位于10名之后”(并没有说是第10或确切第几)。死亡率居恶行肿瘤的第13位。
地区差异:年龄标准化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地区差异,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北美>欧洲>西亚(没有东亚)。指南中特别指出:
然而发展中地区的死亡率较发达地区高
国内数据:根据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为5.80/10 万,综合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的第13位,其中男性排名第7位,女性排名第17位(注:可以看出中国的发病率略低于世界水平,同样存在发病率男大于女的情况)。死亡率:综合第13位,与世界范围持平,男性位居11,女性第16位。
以上是相对于其他肿瘤的相对排名,确切的发发病率比较如下:世界发达地区16.9/10万 $ VS$ 美国36.2/10万 $VS$ 中国 5.80/10万
城乡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各年龄膀胱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 城市$>$农村
年龄:膀胱癌的发病率在男性55岁之后明显上升,而女性增长较为缓慢。膀胱癌的死亡率在60岁前处于较低水平,自60岁开始逐渐增高。
性别:虽然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但是对于分期相同的膀胱癌,女性的预后比男性差。
鳞状细胞癌:在大多数国家中,膀胱癌以尿路上皮癌为主,占膀胱癌的90%以上,而非洲和西亚国家则以埃及血吸虫感染所致的鳞状细胞癌为主。
膀胱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最为明显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吸烟和长期接触化学工业品。
吸烟:吸烟是目前最为肯定的危险因素,“约50%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吸烟可使膀胱癌的危险率增加2~3倍。其危险率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每天吸烟量达到15支或50包每年时(疑问:这个烟的换算怎么算的??),继续增加吸烟强度,不再明显提升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可能由于吸烟者血液中多环芳烃和4-ABP含量在此时达到稳定水平。
戒烟:戒烟后发病风险不会立刻降低。距诊断超过20年前戒烟者风险明显降低,但即使超过20年风险仍然增加了50%。
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另一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为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职业因素是最早获得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约20%的膀胱癌是由职业因素引起的,包括从事纺织、染料制造、橡胶化学、药物制剂和杀虫剂生产油漆皮革及铝和钢生产。
其他危险因素或可能的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化学致癌物质是膀胱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尤其是芳香类化合物,如2-萘胺、4-氨基联苯广泛存在于烟草和各种化学工业中。目前的基础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癌基因改变上。
与膀胱癌相关的癌基因:包括HER-2、HRAS、BcI-2、FGFR3、C-myc、MDM2+MDM4、MSH2APEI、GTSEI等。值得注意的一个致癌因素是马兜铃酸,它可能与肾皮质或尿路上皮细胞DNA结合诱使TP53、FGFR3、HRAS等基因发生倒位或移码突变。
抑制膀胱癌的基因:膀胱癌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分子机制是编码调节细胞生长、DNA修复或凋亡的蛋白抑制基因失活,使DNA受损的细胞不发生凋亡,导致细胞生长失控。研究发现:含有p53、Rb、p21抑癌基因的17、13、9号染色体的缺失或杂合性丢失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53,Rb的突变或失活也与膀胱癌侵袭力及预后密切相关。
研究进展:近年来,SYKCAGE-1等基因的超甲基化被认为与膀胱癌的进展相关54,WDR5、hnRNPK和部分miRNA的上调可能增强膀胱癌细胞对顺铂的化学抗性557。此外,膀胱癌的发生还包括编码生长因子或其受体的正常基因的扩增或过表达,如EGEF、MMP-9或FN1过表达可增加膀胱癌的侵袭力及转移8-621部分基因参与体内致癌物质的活化和解毒,如NAT2、GSTM和SL14A等,这些基因发生突变后可导致与尿路上皮细胞接触的尿液中致癌物质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膀胱癌的发生。
针对以上膀胱癌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指南给出以下推荐意见: